四大行大额存单利率均跌破2%,步入“1字头”
美文示范
官方通报青岛“代孕”事件调查情况
金沙集团app最新版
微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之举。它是高校在传统专业目录之外,依托学科优势,围绕特定学术前沿知识或新兴职业技术领域,精练的一套跨专业微型课程体系,提供学习证明但不授予学位。其课程内容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实际工作应用场景,旨在提升学习者的岗位胜任力或跨学科综合能力,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供需错位、专业设置口径过窄、教学实践脱节等问题。
微专业以其“精”“灵”“新”“实”等特点,对高校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微专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课程设置精干。课时少、周期短,学习者可高效习得相关专业基础及前沿知识。二是组织形式灵活。微专业的组织结构、授课方式、授课时间灵活多样,打破了传统院系的界限,提高了教育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三是教学内容新颖。部分高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产业实践中的前沿技术带到课堂,推动教学内容的革新换代。四是学习效果务实。微专业课程设置直面市场、关注应用、重视实践,便于学习者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因此,微专业迅速获得了各界认可。对于学习者,微专业修习成本低、性价比高,有助于其开拓视野、建立跨学科知识体系、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社会竞争力。对于高校,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院系教学组织架构,促进不同学科师生间交流互动,加强跨学科知识生产扩散,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社会,微专业有助于使教育资源更精准地对接市场,对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微专业是优化课程组织模式的有益探索,对打破传统专业设置壁垒、解决高等教育供需错位、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等具有实际效果。但应认识到的是,微专业具有内在局限性,它难以替代系统的学科建设,更难以独自担起培养复合型人才之责任。微专业并非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唯一路径,而是其中的基础一环,在发挥好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更需要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整体改革相结合。
实践中,需要注意防范并避免微专业建设中的一些风险隐患。第一,要警惕专业设置过度注重工具价值而导致功利化倾向,要区分大学与培训机构的边界。尽管现代大学角色已从知识生产的“象牙塔”转向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但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其主要职责之一是创造和传播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前沿的内容,这与社会培训机构具有本质区别。部分高校过于看重工具价值,客观上造成微专业与社会应试培训趋同,偏离微专业的设置初衷,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综合素质。第二,要防止课程内容盲目跟风倾向,杜绝教学同质化和低质化。课程源于学科,是从学科知识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部分所组成的教学内容。部分高校缺乏对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导致教学同质化和低质化,损害了高校教学风气,不利于微专业长期建设。第三,要避免教学质量下降倾向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缺乏有效规划引导,高校微专业仍处于自发探索建设阶段,难免出现无序化和短视行为,育人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高校微专业课程系统性弱、授课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限、用人单位参与度低、学习者体验实际工作和跨学科交叉应用场景机会少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微专业的长远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对微专业的引导与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可研制关于微专业的指导意见金沙集团app最新版,规范开设方向、课程设置、师资激励、学分管理、结业认证等方面,引导微专业良性有序发展。高校应紧跟最新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产业和社会需要,立足自身特色学科的比较优势,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激励教师探索跨学科前沿知识,整合产业资源,加强对微专业培养质量的评估和监测,打造更多优质精品。
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微专业对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促进作用。高校开设微专业,为学科专业调整提供了“试金石”、为交叉学科建设派出了“先遣队”,是开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形式上的变革。深层次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于专业课程层面的简单叠加,更要将高质量微专业与交叉学科建设、本研贯通式培养、产学协同育人等有机结合,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金沙集团app最新版
据了解,本届展会吸引了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家企业机构及其国内外1500余个知名IP和品牌集中亮相,参与的国际企业和国际IP数量均为近年最多。国内客商覆盖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商客商和专业人士超3万人参展参会,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超3000万人次,均为历年之最。展出产品数量超10万个,线上线下展销额达1.1亿元。
其中,《中国潮玩和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预测,未来五年内潮玩市场规模、消费人群等均将实现突破,中国潮玩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6年达到1101亿元规模。而在展会期间的专场对接会上金沙集团app最新版,东莞首个版权质押融资产品——“莞银潮玩版权贷”正式发布,首批3家潮玩企业获得银行授信5500万元,东莞市茶山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获整体授信10亿元,则标志着东莞在推进版权金融工作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真正将潮玩企业的版权“软实力”转化为可融资的“硬通货”,进一步推动东莞潮玩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自深圳的全新动漫IP“盐小鲤”在展会上举行新品发布会,现场获得了知名IP授权专家和来自马来西亚的食品企业的关注,并现场签约合作;卓燊潮流玩具设计有限公司与热门动漫表情包IP淘小枫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展会期间,京东文娱上线了潮集娱乐研究所,数百个IP超千款周边随手购买,成交金额2104万元。同时,展会现场展销额超100万元的展商超过9家。